近期,全国蛋鸡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据湖北省家禽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4月全国在产蛋鸡存栏已达13.24亿只,创历史新高,上半年新增产能超1.28亿只。
鸡蛋价格持续下跌,部分产区大码鸡蛋出场价 跌破3元/斤 ,远低于3.5元/斤的行业平均成本线,养殖户累计只均蛋鸡亏损高达17.22元。
蛋鸡行业已经陷入 严重的产能过剩 困境。鸡蛋价格从年初开始持续下跌,许多养殖户陷入越养越亏的尴尬境地。
这种困境并非一日之寒。过去几年,蛋鸡行业盲目扩张规模,忽视市场实际需求,导致供需严重失衡。养殖户之间陷入 内卷式竞争 ,通过不断扩产来争夺市场份额,结果却是全行业陷入亏损。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湖北省家禽业协会发出《关于推动蛋鸡行业“控产能、优结构”的倡议书》,提出了六项具体措施:加快淘汰低产老龄鸡;未来6-12个月内将补栏量控制在正常水平70%左右;加速环保不达标场改造升级;推广新技术应用;加大高附加值鸡蛋开发;组建产业联盟加强信息共享。
这份倡议的核心在于 引导行业从数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从盲目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这不是简单的限产减产,而是对行业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调整。
湖北家禽协会的倡议代表了一种 反内卷的新发展思路 。它反对盲目扩大规模,倡导建立健康的产能生态。
健康产能生态意味着行业不再以存栏量论英雄,而是转向追求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这种转变将帮助蛋鸡行业走出“价格下跌-盲目扩产-进一步跌价”的恶性循环。
蛋鸡产业是社会关注的民生产业,关系到大量就业和农民增收。全行业持续亏损最终将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影响社会稳定。
通过 控制产能、优化结构 ,可以稳定鸡蛋价格,恢复行业盈利能力,从而保护现有就业岗位,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大规模养殖场作为行业龙头,应当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不仅要积极响应控产能倡议,更要在技术升级、市场开拓、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湖北家禽协会的倡议着眼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推广智能巡检机器人、数字养殖管理系统等新技术,将提高行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加大高附加值鸡蛋和消费市场投入,延长蛋鸡产业链条,将帮助行业 摆脱同质化竞争 ,开辟新的增长空间。组建省级区域性蛋鸡产业联盟,加强信息共享,有助于避免行业再次陷入盲目扩张的误区。
倡议书呼吁各级政府和从业者共同推进“控产能、优结构”,这预示着蛋鸡产业即将迎来一场深刻变革。
从追求规模到注重质量,从同质竞争到差异化发展,蛋鸡行业正在 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这份倡议不仅关乎行业当下的生存,更决定着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