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39周,猪肉价格略涨,肥猪价格延续弱势震荡
第39周(9月25日-10月1日),本周生猪价格继续弱势下行;猪肉价格小幅回升。据对全省26个集贸市场价格定点监测,第39周全省肥猪出栏均价为16.36元/公斤,同比降低31.49%,环比降低0.73%,生猪均价跌幅继续收窄。猪肉价格小幅回暖,本周猪肉均价为27.63元/公斤,同比降低29.80%,环比回升0.11%。
第39周,仔猪价格继续深跌,再创年内新低。本周我省仔猪销售均价为27.70元/公斤,同比降低38.50%,环比回落6.07%。仔猪价格下跌原因主要是季节性淡季叠加疫病扰动。一是肥猪价格不旺。9月以来,生猪价格在16-17元/公斤左右震荡,行业对后市猪价并不乐观。二是前期亏损带来的现金流压力,猪场经营困难,缩小规模;加之近期南方处于雨水较多的季节,导致近期南方疫病传播较为严重,进而导致部分母猪场存在抛售仔猪压力,而养殖端由于散户退出、叠加对猪病防范的担忧,补栏积极性差。三是季节性因素,当前补栏的仔猪对应出栏时间在春节后,每年9-11月仔猪大概率跌价。以上综合因素,造成仔猪价格持续下跌,后市母猪养殖场无法通过出售仔猪来获取利润,下一阶段或将加大能繁母猪产能去化,长期利好猪价。
肥猪价格回落,但玉米价格落幅更大,相对减轻成本压力,猪粮比价回暖。本周我省猪粮比价为5.47:1,同比降低34.73%,环比回升0.18%。从全行业平均养殖利润来看,第39周自繁自养生猪养殖亏损约为45元/头,外购仔猪养殖亏损约为90元/头,亏损幅度略有收窄。
本周肥猪价格和猪肉价格走势分化,主要是消费回暖和供给压力之间仍然没有明显一致性好转所致。需求端受双节影响,肉类需求明显增加,消费较前期略有好转。据省畜牧总站监测的17个交易量监测县数据显示,本周猪肉交易量环比增加8.56%。但是从猪肉消费的结构来看,酒店餐饮消费多以低价冷冻猪肉采购为主,加之屠宰企业节前冻肉库存仍处于相对高位,企业乘机加大冻肉出库力度,据监测,我省13家生猪屠宰企业库存量环比减少2.74%。同时供给端,生猪出栏量持续增加,供给充裕。据农业农村部,今年3月和4月全国新生仔猪同比分别增加12.2%和11.2%,新生仔猪一般6个月后出栏,对应双节猪肉供应充足。加之养殖户担心节后猪价惯性下降,节前出栏积极,9月下旬出栏开始放量;7月下旬以来,猪价快涨推动了行业的惜售压栏、二育行为,而业内普遍看好十一行情,进一步造成集中出栏,对猪价形成持续压制。同时屠企端宰量出现转弱趋势,据监测,我省13家生猪屠宰企业本周屠宰量环比减少4.2%。充裕的供给和屠宰端缩量进一步压制了当前肥猪的价格。
后市来看,关注节后需求回落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国庆节后消费惯性下降,猪价总体偏弱运行的可能性比较大。双节后的市场可分两个阶段:一是10月猪肉消费环比略有下滑,同时生猪供应环比将继续增加,市场货源宽松程度或大于9月,猪价面临一定压力;二是11月开始,随着气温的下降以及生猪出栏数量的减少——从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数据来看,11-12月生猪供应开始环比下降——供求基本面好转,加之元旦春节消费提振,猪价有望再度回升。具体行情,仍需密切关注需求端催化、出栏体重变化和二次育肥情绪变动等市场扰动因素。
建议养殖场户切实做好猪场生物安全防护,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及时关注养殖端补栏出栏节奏、终端消费情况,顺时顺势出栏肥猪,避免赌博行情造成损失。
二、第39周,鸡蛋价格小幅走低
第39周,我省鸡蛋价格继续小幅回落。本周,我省鸡蛋销售平均价格为11.50元/公斤,同比升高3.98%,环比降低1.54%。就全省监测的26个价格县来看,本周我省最高价在广饶县,为12.40元/公斤;最低价出现在平原县,为10.80元/公斤。据监测受近期玉米豆粕价格回落影响,当前蛋鸡养殖的完全成本自历年同期最高水平回落至次高水平,目前约为8.6-9.0元/公斤左右。当前来看,蛋鸡养殖盈利水平约在1.5元/公斤,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未来蛋鸡养殖盈利为每只65元,蛋鸡养殖效益维持较好态势。
蛋雏鸡价格继续小幅回落。第39周为3.18元/只,同比降低1.85%,环比降低1.55%。
本周蛋价继续小幅回落,主要是节前备货结束,需求高峰阶段性过去。需求方面,目前蛋价处于高价位,终端消费环节对高价货源接受度不高;食品企业备货活动结束,收购量略有降低。据监测,我省鸡蛋市场交易量本周继续回调,同比升高7.04%,环比降低1.99%。供应方面,随着天气转凉,高峰期蛋鸡产蛋率继续恢复,新开产蛋鸡仍有增多趋势,鸡蛋价格不可避免的将会逐步展开季节性回调。
后市,随着中秋国庆小长假的结束,鸡蛋需求逐步降低,但是10月份在产蛋鸡理论存栏量或继续增加,市场鸡蛋供应量增多,鸡蛋供求呈现逐步宽松态势。因此预计近期鸡蛋价格稳中偏弱,总体呈现小幅震荡态势。
三、第39周,鸡肉价格小幅向上
第39周,鸡肉价格触底回升,小幅向上。本周,鸡肉市场销售均价为19.02元/公斤,同比降低7.22%,环比回升0.79%。
本周商品代肉雏鸡价格继续回升。第39周,我省肉雏鸡均价为2.29元/羽,同比降低30.18%,环比回升3.62%,其中蓬莱、招远、郯城、无棣为最高价,为3.10元/羽;最低区域价格在莘县,为0.65元/羽。本周毛鸡价格略有回暖,肉雏鸡价格增幅渐窄。肉雏鸡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毛鸡价格转暖,养殖端对未来行情信心渐起,同时叠加养殖端为年前出栏三批鸡做准备,补栏情绪提升;二是饲料价格稍有下调,此时购入雏鸡利于压缩白羽鸡养殖成本。但由于九月以来鸡价涨跌反复,产能去化不足,白羽肉雏鸡后续涨势或难维持。
本周鸡肉价格小幅回升,主要是阶段性需求回暖所致。双节长假的旅游经济提振消费,同时屠宰企业为双节备货,加大收购量和屠宰量,库存持续增加,需求拉动鸡肉价格上行。据监测,我省鸡肉市场交易量环比回升4.99%;17家禽类屠宰企业库存本周环比增加5.2%。
短期来看,随着秋粮上市,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或承压回落,商品代养殖利润有望迎来较大改善。叠加四季度需求走旺,需求驱动局面下肉鸡养殖或将摆脱微利局面。
长期来看,在2022年下半年祖代产能短缺并未传导到商品代情况下,商品代鸡苗及鸡肉价格表现已较为强势。随着上游祖代产能缺口的传递,叠加需求层面消费的边际复苏,预计商品代鸡苗以及鸡肉价格仍具备冲击历史新高的潜力。从长周期视角看,在持续高粮价背景下,白羽肉鸡作为料肉比最低的动物蛋白其性价比和经济性优势会进一步体现。今年一号文件指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政策催化有望助力预制菜行业规模扩张,打开白羽鸡肉新消费场景。而鸡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风味兼容性高的特点,有望成为预制菜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白羽肉鸡消费逐步向好。
同时,我国鸡肉进口不确定性再升级,利好国内肉鸡产业。全球禽流感持续发展,国内上半年海外引种仅占35%,祖代种源缺口仍在累积。目前海外禽流感正向新地区和“地方性全年”发展,秋冬季候鸟迁移可能导致疫情传播,预计美国供种压力或将持续。进口受阻叠加2022年祖代引种更新减少将逐步传导至毛鸡出栏,国内白羽鸡肉供应量或现收缩,有望支撑白羽肉鸡涨价的弹性。
四、第39周,牛羊肉价格回暖向好
第39周,我省牛羊肉周平均价格呈现小幅上行态势,牛肉价格继续小幅向上,羊肉价格触底回升。据监测,本周我省牛肉市场交易量同比升高2.76%,环比回升3.59%;羊肉市场交易量同比升高1.98%,环比回升4.30%。第39周,我省牛肉均价为75.50元/公斤,同比降低7.88%,环比升高0.29%;羊肉价格为81.08元/公斤,同比降低5.89%,环比回升0.48%。随着秋分过后,天气转凉,牛羊肉消费有望继续回暖,牛羊肉价格或将震荡上行。
从活牛活羊市场来看,活牛价格走高,活羊价格企稳。第39周,活牛均价为30.91元/公斤,同比回落10.28%,环比升高0.10%;其中最低价为28.00元/公斤,最高价为34.60元/公斤,所监测的26个县当中有20个县的活牛均价位于30元/公斤及其以上,向好基本面保持基本稳定。当前全省活牛出栏均价已超过28-30元/公斤的盈亏平衡区间,大部分养殖场户进入盈利区间,产业保持向好发展态势。活羊当前最低价为24.80元/公斤,最高达到35.00元/公斤,全省平均为30.74元/公斤,同比降低7.16%,环比持平。肉羊价格企稳,但是饲料粮有所回落,养殖成本降低,肉羊育肥亏损额度收窄,本周亏损额度约为15元/只左右。
后市来看,牛羊肉市场空间巨大,仍然大有前途。随着天气转凉,牛羊肉消费逐步进入旺季,叠加国家消费刺激政策有序出台,牛羊肉消费有望顺周期加速发力,牛羊肉价格有望向好发展。
五、39周,生乳价格企稳,后市下行压力加大
第39周(9月25日-10月1日),我省生乳价格继连续两周小幅走高后,本周企稳。第39周我省生乳均价为3.81元/公斤,同比降低7.30%,环比企稳。在我省监测的26个县中,剔除3个无效数据,有6个县的价格大于或等于全省平均价格,有17个县的生乳价格低于全省平均价格。其中最高价格在蓬莱市,为5.00元/公斤;最低价格出现在招远市和阳信县为3.40元/公斤,最高价与最低价差值为1.60元/公斤,差价与上周相比略有收窄,但是居于低价位区间的监测县数量增加,奶牛养殖基本面下行压力加大。蓬莱市牧场采取自产自销的奶吧模式,生乳价格保持高位。
奶价企稳,叠加饲料价格走低,奶牛养殖亏损额度略有收窄。本周奶粮比价为1.27:1,同比下降11.81%,环比升高0.79%。生乳价格企稳,主要是消费端双节备货需求趋于尾声,消费需求收窄,叠加产能缓慢去化所致。消费端,随着中秋国庆双节备货结束,终端消费主要是以去库存为主,销售端进货谨慎,按需进货,中秋国庆乳制品动销维持平稳态势,导致奶价持续低位震荡运行,总体趋稳。
后市来看,短期内随着双节结束,消费阶段性走低,加之乳制品消费仍以去库存为主,预计奶价下行压力加大;中长期看,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和学生奶需求逐步恢复,乳制品消费需求增加,乳品加工企业加工销售量将有所增长,同时许多养殖场户为了应对当前困境,加大低产牛的淘汰力度,牛奶产量受到影响,生乳收购价格有望阶段性回升,但受供大于求影响,回升空间不大。
六、第39周,饲料粮和全价料价格继续探底
第39周,玉米、豆粕和小麦麸价格继续小幅下行。本周,我省玉米均价为2.99元/公斤,同比升高4.91%,环比降低0.99%;豆粕价格走低,为4.82元/公斤,同比降低6.96%,环比降低1.43%;小麦麸价格回落,为2.18元/公斤,同比降低7.63%,环比降低0.46%。
第39周,生猪、肉鸡和蛋鸡配合料价格回落。本周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3.88元/公斤,同比升高0.52%,环比降低0.51%;肉鸡配合料价格为4.29元/公斤,同比升高1.18%,环比降低0.46%;蛋鸡配合料价格为3.53元/公斤,同比升高0.57%,环比降低0.56%。
后市,随着新粮上市,原料供应逐渐增加,因此预计后续畜禽饲料“量价齐升”状态难以持续,价格或逐渐承压下行。近期,受豆粕等原料价格调整的影响,多家饲料企业宣布下调产品价格。目前豆粕价格处于下行的趋势,但下游采购表现较差,按照当下多数饲料企业仍维持20天左右的库存情况来看,10月上旬饲料企业或多以滚动消耗库存为主。总体来看,当前豆粕供应相对充足,此外当下生猪养殖仍处于亏损状态,在买涨不买跌的采购策略且有部分库存的情况下,需求方不急于备货,豆粕现货继续成交增量有限。加之10月后生猪或将陆续面临集中出栏,豆粕需求或将进一步削弱,预计10月豆粕价格缺乏上涨动力,或难有提振。
(山东省畜牧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