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产业经济 > 产业经济

预见未来五年:畜禽产业的机遇窗口与潜力领域

来源:山东省畜牧经济研究会| 发布时间:2025-11-03| 浏览次数:

在当前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畜禽产业正超越传统“养殖”的范畴,特别是在新质生产力的强劲驱动下,经历一场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深刻变革。不再是传统的养殖场和饲料槽,正朝着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方向系统性演进。

未来五年,在消费升级、技术赋能与产业融合等驱动下,畜禽产业将在以下赛道迎来新机遇。


图片

赛道一:消费升级驱动品质革命

图片

近年来,消费者对畜禽产品的需求已从“吃饱”转向“吃好”。高品质、安全、可追溯的畜禽产品日益受到市场青睐。地方特色畜禽品种正在通过品牌化建设实现价值提升。

1.具有地域特色的畜禽产品迎来黄金期

如内江黑猪、单县青山羊、贵州黄牛等地方特色品种,凭借其独特风味和优良的品质,正在走出原产地,成为全国性的高端食材。

未来五年,打造具有地理标志和品牌故事的优质畜禽肉品牌,将是一片蓝海。

这要求从业者不仅关注养殖环节,更要构建从育种、饲料、养殖到屠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如此才能将独特的地域风味和动人的品牌故事,转化为消费者能够切实感知和信赖的产品竞争力。

2.绿色、有机畜禽产品市场逐步成熟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关注度的提高,绿色有机畜产品市场正在从小众走向大众。有机猪肉、有机鸡蛋等产品已经开始进入主流销售渠道。

有机认证、动物福利、非转基因饲料等标准将成为产品差异化的关键点。需要注意的是,有机养殖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投入成本较高,但带来的品牌溢价和消费者忠诚度也同样可观。

特别是7月27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要优化供给端,提升“三品一标”的品质。为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提供了机遇。

图片

赛道二:技术赋能产业升级

图片

1.智慧养殖解决传统养殖“三高”问题

科技创新正在重塑传统畜禽产业,从生产效率到产品形态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传统养殖正在被科技重新定义。物联网、AI、区块链等技术,正系统性地解决效率、疫病与信任等痛点。

智慧养殖解决行业痛点传统养殖业面临高投入成本、高污染风险和高运营成本等弊端等多重挑战。智慧养殖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有效解决这些痛点。

例如,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和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测畜禽的生长环境与健康状况;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则为疫病预警、营养配方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智能化环控系统、自动饲喂装备、疫病预警平台等智慧养殖装备的推广应用,有效助力养殖场提升管理效率、降低运营风险,推动生产过程的精准化与可控化。

图片

未来五年,智慧养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将迎来广阔的市场机遇。这一市场不仅涵盖智能传感器、自动化装备等硬件供应商,也包含专注于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支持的软件与服务企业。针对不同规模养殖场的定制化、模块化解决方案,尤其具有市场潜力。

2.区块链构建产品溯源体系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品质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但是信息不透明、溯源链条不完整等问题导致的信任缺失,仍是制约畜禽产品消费升级的关键障碍。

在此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借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独特优势,为构建可信的畜禽产品溯源体系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

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产品从饲料、养殖、检疫到运输的全流程信息。透明供应链不再是高端专属,正逐步成为大众消费品的“标配信任工具”。

如四川恒合社以特色产业为基,以技术和服务为翼,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十统一”管理体系(统一品种、统一饲养方式、统一营养标准、统一对接保险、统一提供疫情检测与防疫、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销售、统一社员活动、统一政策),赋能威远青山羊等产业,实现全产业链标准化运作。

图片

未来,定制化、模块化的智慧养殖解决方案,将覆盖不同规模的养殖场,软硬件一体服务商迎来黄金发展期。

图片

赛道三:产业融合开拓新空间

图片

畜禽产业正在“破圈”,与健康、文旅、教育等领域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增长极。

1.功能性畜禽产品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普遍提升,具备明确营养功能属性的畜禽产品正日益受到市场青睐。例如富含ω-3脂肪酸的鸡蛋、低胆固醇猪肉、高硒鸡肉等,它们精准对接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如“三高”人群、健身人士及孕产妇等,展现出广阔的市场扩展潜力。

未来,基于科学研究的营养创新将成为畜禽产品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其发展将更加依赖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需要积极与营养专家、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确保功能性成分的作用有据可依,产品健康宣称科学严谨。

2.畜禽产业旅游方兴未艾

养殖场不再仅仅是生产场所,而是转变为教育、休闲、体验的目的地。畜禽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的融合,创造了新的价值增长点。

以“云顶土内江黑猪”为例,恒通通过打造徽派风格的“内江黑猪小寨”,成功将传统养殖场升级为沉浸式文化体验区。游客不仅可以近距离观察黑猪饲养过程、参与互动农事,还能系统了解地方黑猪的养殖历史与文化内涵,从而将简单的产品购买行为,延伸为一场富有情感联结的乡村记忆之旅。此外,恒通还围绕品牌IP开发主题绘本、漫画及文创工艺品,推动品牌文化从农产品消费向生活方式领域渗透。


图片

这种“养殖+体验+消费”的多元经营模式,不仅为养殖场开辟了门票、餐饮、住宿、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多重收入渠道,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沉浸式体验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背后故事与品质的认同,有效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与消费者黏性。

未来五年,预计将有更多畜禽企业积极探索这种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从单一生产向多元化综合经营的跨越。

图片

从业者和创业者把握机遇的三大关键

图片

把握政策导向。密切关注国家对畜禽产业的支持政策,包括种业振兴、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数字农业等相关项目,可以获得政策红利。

注重产学研合作。与科研机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引入与市场紧密结合研究成果和技术人才,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构建差异化优势。在细分领域深耕,打造产品、技术或模式的独特性,避免同质化竞争。可以从小众市场切入,建立品牌影响力后再逐步扩大。

未来五年,畜禽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那些能够把握消费趋势、拥抱技术创新、深耕品牌建设的企业,将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脱颖而出。


(农参研究部)

Copyright © 2010-2024 山东省畜牧经济研究会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RRZCMS鲁ICP备20017929号-1
主办: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承办:山东省畜牧经济研究会 技术支持:智微云